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:《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》试题答案

时间:2018-11-05 11:46:37责任编辑:liujunxia

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 2018

  • *备考没方向?
  • *考试时间不清楚?
  • *成绩看不懂?
  • *考试内容没有掌握?
  • *拿证之后何去何从?
  • *别人上岸也这么难?

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

2018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:《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》试题答案

相关推荐>>>2018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【汇总】

1.答案: C。汪曾祺《昆明的雨》

2.答案: D。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(辛弃疾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》)

3.答案: D。莎士比亚《威尼斯商人》

4.答案:D。刘慈欣《带上她的眼睛》

5.答案:A。一鼓作气计都基于对课文的拓展延伸

13.答案: B。比较"原句”与“改句”,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

14.答案: A。活动一中应该加入系统的书信写作知识讲解

15.答案: B。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须进行小组的合作

二、案例分析题

16.【答题要点】

(1)①比较阅读是深入研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,而深入研读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环节,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步骤,是对教学重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,促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环节。深入研读的目的是完成教学重难点、深入理解课文、揣摩妙点、品评人物、掌握写作技巧、激发情感等。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要求在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促进全面素养的提升。

②教师借鉴对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,通过将《故乡》中的少年闰土和《社戏》中的那群少年相比较,从年龄、生活环境、生活状况、和我的关系和性格特征这五个方面分析比较,得出一系列的相同点,得出了结论:他们是相似的,都是“我”在故乡亲密无间的小伙伴,是充满阳光、美好的少年。

③在此过程中,教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,学生自己对该问题进行了个性解读,学习了人物描写的方法,体味了人物塑造的妙处,对文章中的人物形成了自己独到、富有个性的认知,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(2)《社戏》和《故乡》是鲁迅笔下的两篇小说,小说是作者精心锤炼的,在学习鉴赏小说的过程中,除了细细品味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之外,还需要以课内知识点为阅读基础,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等,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,升华情感,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。

因此,本堂课的“讨论续写”环节主要的目的在于运用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;将儿时闰土长大后的变化,以及《社戏》中孩子未来的变化相结合进行提问讨论,不仅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浓厚的阅读兴趣,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;讨论过后的续写环节充分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读写结合,并且能够充分运用课堂中所学内容,如语言、动作描写等,引导学生发挥想象,在自己的理解讨论基础上进行续写。

总体而言,该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具有趣味性,也能增强阅读印象,终促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养成,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17.【答题要点】

错别字:“恢心”的“恢”改为“灰心”,“做贯了”的“贯”改为“惯”。

病句:尽管管仲做了什么,鲍叔牙总是理解他。改为:不管管仲做了什么,鲍叔牙总是理解他。

18.【答题要点】

缺点:选材不够突出主旨,略有些不恰当。改进建议:该文标题为“阅读·真好”,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就要强调读书的意义,虽然写作时有分论点支持主题,但是选取的例子不是十分突出,在写具体的名人事例时并没有展开证明自己的分论点,解决自己困难,只是列举了事例,缺乏真情实感,需要选取贴合实际。

三、教学设计题

19.【答题要点】

“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,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。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,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,水不能冲走石头,但水流的反冲力,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,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,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,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。照这样再次冲刷,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。不停地翻转,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。到下游寻找石头,固然荒唐;在原地寻找它们,不是更荒唐吗?”

20.【答题要点】

【教学目标】

1.通过浏览,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,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。

2.借助多媒体手段,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依据。

3.领会认识事物不能“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”的道理。

【确立依据】

①依据新课标要求:“阅读浅显文言文,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,注重积累、感悟和运用”。所以本课教学也以此为依据,侧重对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,以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,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。

②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: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,浏览作为语文学习的教学任务之一,有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,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探求未知的可贵精神。

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:初一的学生刚刚正式接触文言文,对于文言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。同时,班级一共40人,人数较多,学习时学生精力易不集中,但仍对形象生动、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,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,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。

21.【答题要点】

选择的教学目标:借助多媒体手段,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依据。

教学过程:

(一)新课导入

纪晓岚逸闻趣事导入。

(二)整体感知

1.听录音示范朗读,标注停顿。

2.学生自读课文,读准字音,结合注释疏通文意。

3.学生再读课文,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?

(三)深入研读

1.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,完成表格。

(1)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?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?

(2)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用了几种方法?

2.再读课文,思考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?

(1)多媒体直观展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,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,理解原理。

(2)师生共同归纳:

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、石兽、泥沙的关系。

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,没考虑石兽、泥沙。

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,忽略了流水。

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,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。

概括中心: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,我们不能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。

(四)拓展延伸

分小组,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故事,还原情境,加深理解。

(五)小结作业

1.小结:学生谈感受结束课堂。

2.作业:拓展阅读《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》,联系实际思考文章反映的道理。


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

  • 考试公告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资格认定
  • 备考讲座
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,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!

点击打开
收藏

复制链接

微信扫一扫

手机登录下载

微信扫码下载
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

— 登录账号,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—

每日一练

历年试题

面试宝典

时政热点

欢迎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