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 全国招教
一、仰韶文化
新石器时代的文化,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——公元前3000年,因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,以渭、洛、汾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分布中心。
目前已发现1000多处遗址,比较著名的是西南半坡氏族遗址。
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,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。
二、半坡遗址
半坡遗址是母系氏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。
在遗址上分布着氏族居住区、公共墓地、窑场和大壕沟等遗迹,在遗址上出土了大量陶器、石器、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。
半坡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三、河姆渡文化
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江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,因为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而得名,主要分布在绍兴平原一带,距今约6000年——7000年。
生产工具以骨器为主,木作技术十分突出,石器简单粗糙、数量少而且原始。
农业较发达,在遗址上发现了大量水稻遗存。饲养猪、狗等家畜,渔猎采集经济仍占一定比例。住宅盛行“干栏”式房屋建筑。
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南方新石器文化的突出代表。
四、红山文化
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,因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,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左右。
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,辅以渔猎,饲养牛羊猪等家畜。
居民已有稳定的定居生活,房屋为长方形半地穴式,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,有掘土、收割和加工谷物的工具。
五、龙山文化
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,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遗址而得名,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年——前1900年。
因地区和文化内涵不同,区分为:山东龙山文化、庙底沟二期文化、陕西龙山文化、河南龙山文化、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。
龙山文化早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。晚期进入军事民主制时期,出现了阶级分化、贫富悬殊等现象。
六、磁山文化
磁山文化是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,因1976年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而得名,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南部,多发现于沿太行山麓的河流沿岸。年代约为公元前5900年——前5600年。
在遗址上发现许多半地穴式房址和窑穴。农业经济相当发达,但是采集和渔猎经济仍占一定比例,还饲养鸡、狗、猪等家畜。
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,磨制石器相对粗糙。
七、良渚文化
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石器文化,因1936年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而得名。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。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——前2200。
农业工具有进步,出现了犁形器、耘田器等先进工具。手工业制品精巧,在遗址上曾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。
房屋为干栏式建筑。贫富分化现象明显,私有财产已经出现,有玉琮、玉璧等贵重礼器。
一般认为,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,中期以后可能已经处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了。
八、大汶口文化
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,因1959年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,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。年代约为公元前4300年——前2500年。
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,另外还有骨器和蚌器。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很发达,渔猎经济仍占一定比例。
在氏族内有公共墓地,墓地中晚期出现了男女合葬和随葬品悬殊的现象。大汶口文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。
九、二里头文化
1959年,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。20世纪60年代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。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,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,偃师二里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。
因此,史学家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。二里头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,根据碳14测定,都在夏代纪年范围之内或稍微偏晚。
目前,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,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,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。
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
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,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
相关推荐:
手机登录下载
微信扫码下载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